不起眼的装饰
其实是浓缩了的文化艺术标志
据说原版的莎士比亚《哈姆雷特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
“Tailor makes the man”,
如果直接翻成中文,就是“裁缝定义了男人”。
提起西装上的装饰物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口袋巾。没错,无论是要求Black Tie的正装场合,还是时髦绅士的日常着装,一方口袋巾都可称得上是西装上的华丽点缀。然而,西装的饰物绝不仅限于此,还有一些很不起眼儿的装饰位置,往往被大多数的男士所忽略。
西装左侧驳领上会有一个扣眼的存在,而右侧的领子上并没有钉上与之相匹配的纽扣。你也许会说,这个扣眼原本就没有什么用途,不过是个空摆设罢了。错,就是这个貌似多余的摆设,其实是一处西装上的绝佳装饰位置,它还有很多花哨的雅号“米兰眼”“花眼”“美人肯”等等。
作为衣着整体美的组成部分的西服饰物,是浓缩了的文化艺术标志。
不起眼的扣眼并不多余
米兰眼(milanese button holes),一种很传统又很美观的手工锁扣眼手法。
电影《教父》中,老教父左领上佩戴一朵玫瑰点,鲜艳的血红色点亮昏暗的房间,带出浓郁的意式情调。
据说在19世纪的欧洲,贵族子弟为显示自己的洒脱风流,逗惹情人的愉悦,喜欢在胸前藏朵小花,于是左领上的扣眼就成了花眼。如今欧美男士仍会在盛大场合利用米兰眼,雅痞绅士爱小花,政商之流爱带徽章。
普通扣眼VS米兰眼
米兰眼这东西,当然不可能是最近谁发明的,老早老早就有了,一些意大利老牌店铺炫技的小元素,之前偶有人提起但并不流行。
普通扣眼VS米兰眼
米兰眼和传统扣眼一样,都是绕着一根芯线锁缝的。不同之处在于,米兰眼的芯儿线较粗,锁缝手法也略有不同。简单说就是加进一根粗粗的股线,沿着股线锁扣眼,最后做出立体挺拔的效果。
下面带大家一起来解密这种扣眼的缝制手法吧。
米兰眼工艺
开扣洞
在锁缝米兰眼之前,是需要在布料上打好扣洞,开扣洞之前需要用平缝机上缝出扣眼的宽度来,一方面可以固定上下两层衣料,另一方面,在锁缝扣眼时,穿针引线也有依据,不至于使锁缝好扣眼跑偏。
穿芯线
正式锁缝前可以先用一根针穿一根粗点的芯线,为了造型饱满也可以多穿几根,线尾可以从距离扣眼尾端较近的部位穿进两层衣料之间,再从扣眼尾部出针。
锁缝
正式锁缝时,用另外一根针穿上丝线开始锁缝,从扣洞中间穿到衣料上面,出针后缠绕包芯线一圈,再次进针的地方就是开扣洞时平缝机缝的线迹之处,如此便完成一针。
之后每一针都按照这种针法进行,以此类推,就可以完成米兰眼的缝制。
锁缝完成
锁缝到尾端时,将穿有包芯线的那根针从扣眼尾端穿进衣料中间,用穿有锁缝丝线的针在尾端打结,将包芯线露在衣料外面的部分剪净,线尾留在两层衣料中间就完成了。
米兰眼个性演绎
米兰眼为啥能这么红?好看好玩好吹真是说到了重点,只是区区一个花眼,用了米兰眼之后就多了无数种“个性化”的演绎:
打个弯儿,来个拼色,渐变色,双排的,异形的,异形拼色的,总之,这一亩三分地排列组合的空间真是太大了。
从设计语言上来说,米兰眼这么精致挺立,边界清晰的造型,更适合跟精纺面料或者礼服做搭配。
在礼服,或者商务着装上正正经经地做,会有很好的衬托效果
在粗纺上搞撞色米兰眼,无疑是相当丑的。(上图米兰眼模仿普通扣眼造型也是行为艺术了)
其实由于米兰眼制作方式的限制,扣眼反复受力比较容易变形,所以是不适合用来做钮扣眼的,只能放在花眼的位置装装哔。
这两年,米兰眼也开始褪流行了,毕竟排列组合再多,基本元素就那么几个,玩别人玩过的戳不中新人的点了。